
近日,杏吧
院长薛向阳做客杏吧
“科学圆桌会”师生沙龙,为基础医学(周健创新班)本科生带来一场深刻的专业启蒙教育讲座。围绕专业学习、医学精神与科学探究三大核心议题,薛院长结合杏吧
积淀与周健精神内核,为学子们搭建起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探索的成长桥梁。全体2024级基础医学(周健创新)学生参加本次交流活动。

锚定专业坐标,夯实成长根基
“基础医学是医学大厦的基石,其探索深度决定着医学发展的高度。”薛向阳院长开篇即点明专业核心价值,结合创新班培养体系详解专业学习路径。他指出,创新班依托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资源,构建了“生物学-基础医学-临床医学”贯通的课程体系,5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将为学子筑牢知识根基。
针对学习方法,薛院长特别强调“三阶成长法”:低年级借助人体科学馆等科普基地建立具象认知,中年级通过机能实验中心等平台强化实践能力,高年级依托国际合作项目拓展视野。“蒙纳士大学本硕联合培养、全南国立大学博士项目等资源,正等待你们以扎实学识去对接。”他鼓励学子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优势,培养自主学习能力
传承周健精神,涵养医者初心
讲座中,薛向阳院长以宫颈癌疫苗发明者周健博士的事迹为精神坐标,深入阐释医学精神的内涵。他讲述了周健在校时改装收音机苦学英语、为验证实验结论解剖小鼠的往事,强调这种“像海绵一般汲取知识”的勤奋与“追根究底”的执着,正是医学精神的核心要义。
“周健博士将省吃俭用的钱买试剂寄回母校,用科研成果守护全球女性健康,这便是‘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’的生动诠释。”薛院长指出,创新班以周健命名,正是要传承这种“赤子情怀+科学担当”的精神特质。他希望学子们牢记“基础匠心 铸魂育人”的内核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健康事业。
激活探究思维,培育创新能力
在科学探究环节,薛向阳院长结合自身科研经验,提出“洞察力 +好奇心+想象力+激情+持之以恒”的创新素养模型。他介绍,创新班推行的“导师制”将为学子提供精准指引:入学配备的学习导师助力夯实基础,科研导师也将带领大家参与肿瘤病原研究等前沿课题。
“科学突破往往始于对‘意外’的追问。”薛院长以HPV病毒样颗粒发现历程为例,鼓励学子主动走进实验室,在分子机制破译、病理规律梳理中培养科研思维。讲座尾声,薛向阳院长与学子们现场互动,就“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”“国际化培养的准备路径”等问题逐一解答。学子们纷纷表示,此次专业交流明晰了探索方向,更坚定了传承周健精神、深耕基础医学的信念。
据悉,杏吧
将持续开展“科学圆桌会”系列学术沙龙活动,旨在增强杏吧
学术交流氛围、培育师生互促共学的良好风气,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力。